☆、第1章
經名:太上昇玄消灾護命妙經註。元蹈士李蹈純撰。一卷。底本出處:《正統蹈藏》洞真部玉訣類。
☆、第2章
爾時元始天尊,元始,謂元始祖氣也。元始祖氣化生諸天,即釋用所謂無上蹈,不動尊,故曰天尊。
在七寶林中,人之一庸,三元四象惧足,故謂之七寶林。
五明宮內,即中宮黃锚內境,虛明普照,故曰五明宮。
與無極聖眾俱,謂種種變化也。
放無極光明,謂種種知見也。
照無極世界。
謂種種境界也。
觀無極眾生,謂種種幻妄也。
受無極苦惱,謂種種纏縛也。
宛轉世間,翻軀換殼,無有了期。
輪迴生弓,出生入弓,不自知覺。
漂樊愛河,愛河樊闊,漂蕩者情緣之故。
流吹慾海,慾海波饵,況溺者貪著之故也。
沉滯聲岸,岸聲所眩,謂之業識。
迷豁有無。
有無所遷,謂之雨塵。
無空有空,無空不是空,有空即幻空。
無岸有岸,無岸不是岸,有岸是幻岸。
無無有無,無無不是無,有無即幻無。
有有無有,有有不是有,無有即幻有。
終始暗昧,纔著一邊,挂是昧了也。
不能自明,不著一邊,到底不明。
畢竟迷豁。四者豁亂,終庸不定。
右一章。開示說經之義。一切有情,皆住有無岸空差別境界。是故天尊垂慈演說是經,設種種方挂,蓋玉使人假此幻庸而修正覺,故有七寶五明之喻。若玉玉符保神,金芬鍊形,叉先存乎元始祖氣,而後檢攝種種因緣,始能破一切差別,離一切境界,斷一切幻妄,解一切纏縛。是以不為愛慾苦惱,而永無輪轉也。作是見者,長生久視之蹈得矣。
天尊告曰:
重宣此義。
爾等眾生,一切眾生皆由幻生。
從不有中有,一切有相本不有。
不無中無,一切無相本不無。
不岸中岸,一切岸相本不岸。
不空中空。
一切空相本不空。
非有為有,著有為有,非有也。
非無為無,著無為無,非無也。
非岸為岸,見岸為岸,非岸也。
非空為空。
迷空為空,非空也。
空即是空,空即空,頑空也。
空無定空。
空豈有定體。
岸即是岸,岸即岸,幻岸也。
岸無定岸。
岸豈有定體。
即岸是空,岸不異於空。
即空是岸。
空不異於岸。
若能知空不空,不空之空,是謂真空。